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古代人物傳記>乾隆皇帝>33 千乘萬騎臨幸承德 苦谏巧納緩修園林第2小節

《乾隆皇帝》33 千乘萬騎臨幸承德 苦谏巧納緩修園林

第2小節
中國古代人物傳記作品

  [續乾隆皇帝33 千乘萬騎臨幸承德 苦谏巧納緩修園林上一小節]。明兒在煙波致爽齋,朕還要設筵款待——今兒還有政務,且請各位道乏吧!”眼珠一輪,又問,“怎麼好像人多了幾個似的,禮部遞到奉天的單子,只有十一個王爺來承德呀!”傅恒一直隨駕扈從,聽這一問,便目視紀昀。紀昀忙趨步上前跪奏:“主子,多了四位臺吉王爺,都是打准葛爾過來的。有臺吉車淩、車淩烏巴什、車淩孟克和阿穆爾撒納——”他放低了聲音,像是耳語一般,悄悄地奏道:“准葛爾部內讧,這幾個部是投奔過來的……”他沒說完,乾隆已擺手製止了他,問道:“請新來的幾位臺吉過來,朕見見!”尤明堂便大聲傳旨,通譯官叽哩咕噜一陣蒙語,便見幾位王爺從後邊躬身趨出跪下,一個個自報名姓道:“臣臺吉車淩、車淩烏巴什、車淩孟克、阿穆爾撒納恭見天朝大博格達汗乾隆爺!”

  通譯官聽他們說的蒙語,正要翻譯,乾隆擺手示意不用。他用目光qin切地審量著這四位西蒙古臺吉。車淩年在五十歲上下,車淩烏巴什和車淩孟克都還是二十幾歲的青年,阿穆爾撒納在四十歲上下。他們都是五短身材,渾身顯出鐵铮铮精悍之氣,裹著團龍蟒袍,白狐尾垂在song前。乾隆眉棱骨一挑,眼中放出又驚又喜的光,用極純熟的蒙古語說道:“萬裏來朝,你們不容易!既然家裏有些不和家務,就留在承德多住些日子。朕在這裏給你們各人蓋一座王宮,家務事慢慢再商量,成麼?”

  “皇上!”爲首的臺吉車淩向乾隆叩首,說道:“我們不得已放棄了家園和草場,但是不能放棄自己的家族臣民。我們是帶著族人一起逃亡出來的。”

  “哦!”乾隆身子一震,轉過臉目視傅恒,傅恒見他面帶愠se,忙道:“這件事奴才也不知道,奴才一直跟著主子,這樣的大事敢不奏聞!”乾隆便問:“你們部落都出來了?你們是賢王!一共有多少人,現在什麼地方?”

  “一共是三千一百七十七戶,一萬六千七百二十一人……”車淩說著,嗓子已哽咽難受,“在沙漠瀚海走了一年零四天,途中又渴又餓,死了兩千多人,去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到達烏裏雅蘇臺,剛剛安置下來。我們在進京途中聽說皇上巡幸奉天熱河,就沒有再去北京,趕到這裏的……這一路的艱辛苦楚,真是一言難盡……”他伏在地上,song部劇烈地起伏著,旁跪的車淩孟克頭一個支撐不住,以嘶啞的沈悶的嗓音長號恸哭,車淩烏巴什也就跟著放了聲兒。

  乾隆的臉se沈了下來,這樣大的事,駐節烏裏雅蘇臺的邊將居然敢不奏報?但他立即否定了這一想法。平郡王福彭是個謹慎人,雖說因患寒tui在張家口,駐西域各大營的將軍提督不會不禀知他,他也不敢隱瞞,這樣的好事也不必隱瞞,還是軍機chu沒有當成大事,或者張廷玉、鄂爾泰自行chu置了,沒有來得及奏聞。他漲紅了臉,暗思:“這個張廷玉和鄂爾泰竟如此專斷?”……但此時此地都不是仔細想事情的場合,他又慢慢恢複了平靜,問傅恒道:“烏裏雅蘇臺的將軍是誰?”

  “是兵鍾麒的大兒子嶽汨,已經病故出缺。”傅恒朝夕跟著乾隆,雖猜不透他想了些什麼,辨貌聆聲,已知乾隆心中震怒,遂更加了小心,低眉順眼地笑道:“——主子曾加爵賜他兒子進士出身——現在烏裏雅蘇臺掌軍務的是定邊左副將軍成衮紮布。”

  “是成衮紮布幫你們安置。”乾隆用蒙語說道,“他都給了些什麼,夠用麼?”

  “成衮軍門很照應,從軍中撥給我們五百頭牛,兩萬一千只羊,還撥了四千三百石糧食。”

  乾隆咬著下chun思量,這個數目他還滿意。他笑著點點頭,說道:“這點東西只夠維持眼下營生,得有個圖遠之計。蒙古人沒有草場,就像白雲沒有天空,這不成。嗯……這樣,紀昀這就退下去草诏:三部車淩部落編設旗盟,叫‘杜爾伯特賽音濟雅哈圖盟’吧!車淩爲盟長,車淩烏巴什和車淩孟克爲副盟長,劃烏裏雅蘇臺周圍八百裏草原爲他們的牧地!草诏完後,朕禦覽後發給張廷玉和鄂爾泰,叫他們回奏chu置事宜。”頓了頓又道:“你們在承德沒有王宮,暫時由四夷館接待。在行宮裏撥出房屋,一切供應,不得低于東蒙古諸王。還有,各王爺帽上都有東珠,你們也要有。傅恒傳旨內務府,四位臺吉,每人都是十顆東珠!”四個西蒙古王爺原都跟著策淩阿拉布坦侵占過喀爾喀蒙古部落,懷著個畏懼的心來投乾隆。窮蹙之人,但願皇帝能免罪容納已屬望外,想不到乾隆一句不提他們昔日罪愆,恩禮相待,替他們想得如此周到,原先一片悲淒之心,頓時化作滿腔感激之情,搗蒜似地叩頭謝恩,一邊頌聖一邊流淚。乾隆見科爾沁qin王博爾濟吉特.佳誠躬身站在內蒙古王爺班首,便擡手叫了過來,囑咐道:“他們空手到烏裏雅蘇臺,那裏草場、shui塘比不了你們,天氣也太冷,且風沙極大,安了家暫時也不能樂業。血濃于shui,你的家底子厚,飼料由朝廷配他們一些,你要撥出點家當幫幫自己人,你有什麼打算?”

  “回皇上話,昨晚我們已經見過。”佳誠恭恭敬敬地說道,“東西蒙古,漠南漠北蒙古都是一家人。我贈送他們二百匹種馬,五百頭種羊,還有一千五百頂牛皮帳篷。如果不夠,還可以再撥些過去。我已下令屬下各旗,不分主奴平民,不許到烏裏雅蘇臺和兄弟爭牧場。皇上既有這旨意,我一定更加留心。”乾隆又絮絮囑咐了許多,方才命駕進了行宮。

  紀昀回到驿館,因不熟悉西蒙古疆域及其中政事紛擾,怕诏書寫得不合ti例,特傳叫四夷館的堂官和禮部的尤明堂同來參酌。寫好了,又送到行宮外專爲軍機大臣設的簽押房讓傅恒過目。這才遞牌子請見,即時便有旨意,著紀昀至延熏山館觐見。紀昀還是第一次進這座橫亘百裏的大行宮,隨太監進來,繞過儀門,但見滿院都是烏沈沈、碧幽幽的松樹,高可參天,粗可環抱,遮得地下一絲陽光不見,甬道的正中有一座三楹正殿,正門上懸著一塊碩大的泥金黑匾,上面書著四個顔ti大字:

  萬壑松風

  一望可知是聖祖康熙的手迹,兩邊的楹聯卻空著。紀昀心思極靈,立刻便上了心。一路走一路看,果然園中所有的舊聯已全部撤掉。海子旁邊有一座八角亭,亭欄邊可以垂釣。向東眺望,但見雲山朦胧,秋岚淺淡。向西一帶,是幾排瓦舍,並不十分高大,紀昀問時,才知道是專門爲皇子蓋的書房一一再向西裏許,是一片開闊地,約莫四五十畝大的一片海子,旁邊另樹一座坊門,是用一整塊青石镂刻而成,也是新造的,門前鹄立著十幾個小侍衛。紀昀便知已經到了駐晔之地。正門倒廈前,設著一張禦榻,一望可知是乾隆接見臣子的地方,因地面軒敞開闊,坐在榻上可以遠眺,……

乾隆皇帝33 千乘萬騎臨幸承德 苦谏巧納緩修園林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33 千乘萬騎臨幸承德 苦谏巧納緩修園林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