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黃仁宇>中國大曆史>從鴉片戰爭到自強運動第2小節

《中國大曆史》從鴉片戰爭到自強運動

第2小節
黃仁宇作品

  [續中國大曆史從鴉片戰爭到自強運動上一小節]人物——參加動手,才有希望。從這裏我們也可著出。將內部的聯系xing加緊,使與現代科技接近,其目的不僅如亞當斯密之所說只在“使人民富裕”。從今後一個半世紀的事迹看來,這是一種出在入生的奮鬥。

  時是這種景象即公元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于英艦“臯華麗號”(cornwallis)簽字時仍無法看得清楚。那是最近幾十年內,我們也仍無從了解在我眼前的暴力與動亂也還是這長期而慘痛奮鬥之一部;這種鬥爭上溯至道光皇帝和欽差大臣林則徐,下至今日。只有所有的真相大白,我們才能意識到這龐大運動的恢弘範圍。

  今日南京條約和附約的規定大概都因以後事實之衍化失去了效用。人民共和guo之收複香港尚待實現;但是和平接收的協議業已簽署。這皇家殖民地分作三部分:香港島割讓于1842年,有如上述。九龍半島已在大陸,由于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而割讓。所謂“新界”(new territories)則在原割讓之九龍更向大陸延伸,包括整個殖民地百分之九十的面積,因1898年之九龍租借條約而租與英guo99年,至1997年滿期,也是刻下預定全部地區歸還的日期。北京已保證讓本地人自冶,在接收後50年內不更變現有經濟ti系及法律製度。

  這政權所標示的“一guo兩製”如何在將來施行尚待揭曉,曆史家所能確切指出的乃是,將一個疆域廣大人口衆多的guo家由農業管製之方式更換而爲商業管製之方式。問題複雜。粗率看來.當一切趨于穩定之際,即guo家這一觀念與馬克思主義的定義都可能因著中guo而改變它們習慣上的面具。很明顯的,中英chu置香港的妥協方案算是得ti,乃是因爲它chu理這問題時將之視作後面一個更大問題之一部。當中有地理與文化之影響,而不僅經濟與政治。

英法聯軍

  本書之敘述,尚要回到19世紀之中期。

  南京條約簽定之後10年,感到更不滿意的不是戰敗guo而是戰勝guo。和約將中guo之商業開放,可是商業有賴于雙方自願的和積極的參與。假使通商口岸的居民受官僚的鼓勵對外來者采取敵視態度,又當如何chu置?假使中guo商人與外商訂約,卻又違約而逃赴內地,不在領事職掌之內,又如何chu置?外商如何抗議,要是他們照規定關稅付稅,內地的官吏卻在同貨品上科以昂貴的轉口稅?關于鴉片貿易,問題更多。1842年和約始終沒有提及鴉片。是否今後其貿易可公開?抑或中guo禁煙的法律依舊有效?簡概說來,“條約之系統”如果要有實際效率,各通商guo家理應在北京設立公使館駐留永久代表,中guo內地應開放外商來往,轉口稅應有節製,若鴉片貿易已開放,應當明白承認其爲合法。1856年有了一個新機會提出以上各種要求。中法和中美條約簽署于1844年,內中有12年後可以修訂的文句。英guo人則根據最惠guo的待遇,如果法guo和美guo提出修約,他們當然也可以坐享其成。

  自1854年,三guo的外交官及海軍軍官即已在中guo海岸南北來往,企圖得到中guo的反應而有成果。中guo官員之中以廣州總督葉名琛最爲執拗。廣州市民也曾在前後數年抗拒英人入城。更使問題惡化的是新皇帝威豐(本名奕詝,1850—1861在位)極端仇外。這種情形促使兩個歐洲guo家再度用兵,此次的軍事行動有些曆史家稱爲“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艘中guo的船只在香港注冊,懸英旗。葉名琛的兵士登輪將英旗拆下,這就給英人以用兵之借口。不久法guo也參加,其緣由則是一位法guo傳教士在廣西被中guo官員殺害。克裏米亞戰爭(crimean war)和印度兵士的叛變(sepoy mutiny)將這聯合行動遲緩一段時候。可是英法部隊一度集結,他們在1857年最後幾天毫不費力攻占廣州。時名琛被俘,客死加爾各答。廣州在戰爭期間受英人治理3年。

  1858年夏,英法美俄軍艦集結于天津附近海岸。前二者采取軍事行動,後二者在近距離觀望。大沽炮臺被攻下,天津被占領。所謂天津條約簽署于6月,實際上包括4種條約。這些條約一般的讓各guo派遣使節駐在北京,關稅值百抽五,轉口稅2.5%,此外指名將內地口岸據商,于是所有的內地省份,包括臺灣和海南島,中guo承認外guo船只可航行于內河。這數guo持有護照之公民得自由來往內地。在中英條約上,承認鴉片貿易爲合法。中guo向英法賠償軍費。

  以上條約,彼此政府批准互相交換繕本之後生效。次年,外guo軍艦准備執行交換,抵達塘沽海岸時大沽炮臺正在修理,海河至天津一段設有障礙。只有美guo公使接受中guo官員之指示由陸路入京,交換繕本,雖說中guo方面之接待缺乏友好態度。俄guo使節原由陸路來華,也交換如儀。英法公使率領船艦18只,決心掃除河中障礙,與炮臺上新炮位互相開火沖突。中guo方面之部隊由蒙古將領僧格林沁指揮,英艦4沈6傷,死傷四百余人,可是到頭中guo仍須賠償損失。

  1860年英軍18000人與法軍7000人,又在華南雇得中guo苦力2500人擔任後勤,由陸路側背攻擊大沽後占領天津。途中和議耽擱了聯軍的進展,但是在10月他們已進占北京。鹹豐皇帝逃往熱河,死在行宮。圓明園爲皇帝相繼離宮,去今日之北京大學不遠,首先被聯軍掠奪,次由額爾金伯爵(lord elgin)下令焚毀。1860年之中英中法條約由鹹豐之弟恭qin王奕沂出面簽字,承認1858年之條約有效,將九龍割讓與英,並承認法guo教士有在中guo內地購置地産的權利。

  在連串事件之中得到最大收獲者爲沙皇統治下的俄guo。俄guo領使自稱有勸說英法軍離京之功,要求並獲得黑龍江以北、烏蘇裏江以東之地,包括中日之海參崴(vladivostok)及伯力(khabarovsk),雖說在中guo內憂外患無力支顧期間俄人已進入該chu空曠地區勘界築屋,並威脅中guo地方官接受其主權。此間所轄土地逾30萬英裏,1860年之中俄條約只算承認既成事實,又擴大範圍。

太平天guo

  在此段外患過程中,滿清尚要在另一方面迎戰,以圖延續其生命。自1850年始,華中與華南卷入幾個大規模內亂之中,當中最有威脅xing的無乃洪秀全所領導的太平天guo。這個鄉村私塾先生曾在廣州街頭接到一紙基督教傳教士所發的傳單,又科舉場中失意之後爲病魔所纏,于是在昏迷狀態之下發生幻視。複元之後他讀及傳單,才確切相信自己乃上帝耶和華之子、耶稣基督之弟。當時廣西村民在憂患之中又受政府煎逼,聽他的福音即爲所煽動。……

中國大曆史從鴉片戰爭到自強運動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從鴉片戰爭到自強運動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