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科學的社會功能第十一章 科學交流上一小節]專題文章爲主要內容的期刊。除了我們已經論述過的重複和缺乏協調的問題以外,出版這種期刊顯然是一種分配大量科學情報的效率低下的方法,雖然它們在早期是很有價值的。那時每一個科學家都能把一切現有的科學出版物閱讀一遍,而且感到多多益善。目前個人訂購科學期刊很少能閱讀內容的百分之十以上,但是圖書館訂購的書刊卻幾乎總是同時有十來個人要看。明顯的解決辦法是把單獨發表的論文本身作爲科學家之間交流的單元。
這實際上是由于科學家相互之間私下分發此類論文的複印本而自發形成的一種笨拙而費錢的做法,實際上是恢複過去的科學通信製度。目下做法所以花費大,是因爲出版份數少,印刷費用貴。這種做法所以效率不高,部分是由于采用這個方法的科學家人數不多,部分還由于這樣做的人根本吃不准誰會對他們的論文感到興趣。因此,他們就無法把論文送給許多可能對論文感到興趣的人,而且實際上卻往往把論文送給許多只會把這些複印本丟棄的人。總之,由于複印費用和郵資往往由科學家自己掏腰包,這個做法從來沒有可能發展到需要達到的規模。合理的方案是使發送論文——不再是複印本——成爲科學交流的主要方法,並且要組織一個編輯和分發機構來執行這個任務,以代替現有期刊的許許多多編輯部。這些論文的大部分將送交真正的科學工作者,不過當然還有一些份數是要送給各實驗室的。各實驗室可以根據某些合理的和預定的製度將其裝訂起來,還有一些份數將保存在檔案室內。
直接影印複製
在這裏産生了一個技術問題。如果照目前做法把論文複印的話,那麼所節省的將僅僅是編輯室費用,但是論文並無非印出不可的理由,而且有許多理由說明我們可以利用現在爲了其他目的逐漸采用的較新的方法,特別是打字原稿微型照相法以及照正常尺寸加以複製的方法。
據估計,如印數少于二千份,印刷費用要比影印爲貴,而大部分科學論文的讀者是達不到此數的。即使當科學刊物出版數達到此數時,讀者人數也是達不到此數的。不過美的調查特別說明了影印還有另外兩個好
,第一,用以複製論文的微型底片或膠卷所占空間比普通文件少得多,所以就更容易保管,更便于歸檔。這樣從保管便利和查閱便利兩點看來,它都是最好的一種檔案。把現代商業歸檔方法應用于科學論文,舉例來說,就有可能借助自動化機器把同一切研究有關的實際論文編成完整的文獻目錄。這樣就節省了學者的研究要花費的無數年月。從科學觀點看來,學者研究耗費的這些時間純屬
費。
這個製度將如何進行工作
這個製度的工作方式大略如下:任何學科的科研工作者都可以把論文交給出版,然後就象目前一樣再交給一個從事審查的編輯部,經通過後即加以修改或原封不動地影印。然後立即向所有圖書館以及向一切有關的科學工作者分發若幹份複印本。這些科學工作者已經先期交來卡片,在片上面注明自己希望獲得某某領域的複製論文。還有一些份數是送給另外的一些由于以下文所述方式看到了報上的通告而請求發給複印本的人。然後把原稿或底片收存,以後即使經過多年,也還是可以隨時在用戶請求之下印製複本,這樣就可以象印製首批複印本那樣方便地立即進行複製。雖然這種製度初看來似乎比現行製度複雜,實際上將更有條理、更經濟。目前使許多科學家深感不便的大量單純技術
的編輯工作,將由一個小小的中心辦事機構有效地加以
理,因而有可能以同樣的費用出版比現在多得多的論文,假如打算這樣做的話。特別是,一些論文由于篇幅過長或者由于具有其他費錢的特征以致在目前無法出版,在這個製度下予以出版卻不會造成什麼特殊的困難。
摘要
不過出版和發行科學論文的辦法也只是科學出版工作總方案的最重要的一部分。雖然根據上面扼要講過的製度,有關論文將主要地、而且僅僅送交對論文感到興趣的人。一些重要論文仍然有可能整個地遺失,即令僅僅是有這種可能。其結果就會象上面已經談過的那樣,使科學發展由于缺乏可資利用的情報而受到阻礙,在現行的製度下這個缺陷自然在程度上就更加嚴重得多了。目前是以編寫摘要的方法來補救的。可是現行的編寫摘要製度有不少缺點。首先,雖然人們力求使其合理化,不論在內和在
際上分別出版的摘要期刊都還嫌過多,而且這些期刊的質量一般都不高,一篇論文可能被反複多次作過摘要,其他的論文則可能完全被漏掉,至少在兩三年的時間內被漏掉。
只編一套摘要當然可能是過于簡單化了,因爲摘要使用者可能從很多不同的觀點來閱讀論文,例如,一個化學家對于一份生物化學論文的摘要的態度會不同于生理學家的態度。但是只要適當照顧到不同的觀點,就可以使摘要製度統一起來。一般可以由作者自己寫出論文的主要的摘要,不過爲了劃一起見可能有必要加以修改。只有涉及一門學科以上的論文需要編寫另外的摘要。不要以書本的形式來提供摘要,因爲書本本身還需要有索引,而且在書本中,摘要是部分按照主題排列、部分按照發表先後順序排列的。倒不如直接使用卡片製度,設法把整套摘要卡片送交圖書館和研究所,並設法根據主題進行挑選以便發給要求取得摘要的科研工作者。這當然會使摘要數目比選寄給同一些科研工作者的論文多得多。如果摘要是由負責理論文的同一機關來編寫的話,就可以減少郵費,而且因此增加的總費用一定是極少的。
報告
剩下的問題是把科學交流的單元彙總起來,換言之,即編寫各種各樣的綜合文章,尤其是專題論文和報告。在這個問題上,只要擴大目前的做法可能就夠了。許多科學學會都發行年度報告。我們需要做的僅是把這個做法擴大到整個科學領域,並且使同一或有關的學科的不同報告協調起來。這種報告具有很大的重要
,而且這種重要
必然會與日俱增。爲了跟蹤科學的進展,將有必要日益倚靠它們給予指導。然而不但科學家,連技術人員和行政管理人員也需要利用報告。也許有必要設立一個專門機構來進行編纂工作。很可以采取斯坦普勳爵在《社會調整的科學》一書中所提出的方式:
“第三個總的措施是推廣這種做法:由每一學科的負責機構來定期檢閱本學科的鄰近腹地。它們應該在每一階段列出他們心目中的本領域的主要發明和改進。應該把這些發明和改進區分爲已經直接地或通過另一門科學在社會領域或在經濟領域得到實際應……
科學的社會功能第十一章 科學交流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