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貝爾納>科學的社會功能>第十二章 科學經費籌措第2小節

《科學的社會功能》第十二章 科學經費籌措

第2小節
貝爾納作品

  [續科學的社會功能第十二章 科學經費籌措上一小節]統和它的文化基礎。由于缺乏這個傳統,就使這些費用不能産生應有的效益。籌措科學經費的第一個任務將是加強科學事業而不僅僅是使它保持現狀。

  人才的利用

  只要對經濟資源加以利用,說到頭就是只要對原始的人力加以利用,物質技術就可以成倍增長。不幸,加強科學事業卻與此有所不同。它不能不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因爲它取決于是否有人才,即智力和經驗高于一般人的人才。所以科學事業的成長有一個上限。這是由人才而不是由可資利用的資金決定的。不過這並不等于說,科學事業的成長不可能比目前快得多。這也不等于說成長速度本身不能逐步提高。科學事業不可能象工業那樣每年增長百分之二十五或者百分之五十,不過現在卻可以做到增長百分之十,而且一旦這個製度開足馬力,就可以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如有必要,還可以再提高,其原因上面已經說過了。從根本上來說,原因在于現行吸收科技人員的製度和科學組織製度lang費極大。人才就在那裏;只等人去使用。真正發展科學必須從教育製度做起,不過這實際上就意味著起碼得經過八至十年才能在這方面收到任何明顯成效,而且還要假定有足夠的有才能的人擔任教育工作。

  爲了取得更迅速的結果,就有損于充分使用現有的訓練有素的有才能的科學家。毫無疑問,單是把已經有相當詳細的規劃的科研方案付諸實施,就會在蘇聯境外的幾乎一切guo家中,使科學成果的數量大大增加。這些計劃都由于經費不足而擱置起來,而這種限製在蘇聯是不存在的。當然某些困難一定會隨著科學的需要的增加而産生,例如缺乏儀器或者缺乏有訓練的助手等。這會多少妨礙科學工作,不過這主要是技術xing困難,只要經費增加就會自動消失。顯然,突然把科學主動xing解放出來會造成lang費,不過這只是一切新的建設事業中存在的lang費。同目前停滯不前的狀態比起來,這種lang費反而會是一種對社會有益的事。

  科學工作者的地位

  在任何科學財務方案中,科學工作者本身的實際工作條件都是一個主要的考慮。我們已經討論過他們在目前的困難(見第四、五章 )。這顯然有必要加以補救。但是僅僅消除這些困難是不夠的;科學工作者需要特殊照顧,假如要使他能爲科學盡力的話。他的主要需要是職業有保證,有充分的空余時間和適當的地位。我們應當這樣對待科學研究職業。這並不是說,科研人員毋需做任何其他事情,例如教學或行政工作,而是說,如果他是善于做研究工作的,他就不必從事其他有礙于他進行科研的事務,而這種情況在目前也實在太多了。法guo所采取的明確劃分職業級別的政策規定科研人員可以輪換從事教學和行政工作。這個政策爲我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解決辦法。關于工資的問題,根據社會製度的普遍不平等現象來看,目前上層的少數人和許多低層的人之間的工資差別過大。研究人員在早年思想最沒有框框而且最富于想象力時,往往由于經濟拮據而不能發揮其聰明才智。應該有可能規定一個差距不那麼大的工資級別製度,以適應科學工作者的實際需要。目前人們用兩個理由爲教授所得的高工資辯護:他們必需有力量援助科學學會和接待外guo科學家等等;一個更有力的理由是:他們必需維持一定的社會地位,以便可以同富有者交往,爲自己的工作籌集經費。滿足第一項需要的辦法是照已經提出的辦法改造科學學會和提供接待外賓的經費。科學協會不再承擔出版費用後,就不會再成爲會員的負擔。第二項,也是比較重大的一項需要意味著要改變經濟製度。在改變後的製度中,科學家的重要xing會直接得到承認,而不必以金錢收入多少爲標志。

  應該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以使科學家享受長期而且不定期的假期。蘇聯的習慣做法以及其他guo家的越來越普遍的做法就是這樣。這種假期可以同科學考察工作結合起來。這辦法的要點在于:應使科學家能獨自思考自己的問題而不至損及其境況。這應該既適用于科學院科學家,也適用于工業中的科學家;事實上,最根本的改革之一,便是通過經常輪換和定期會議以消除這兩類人員之間的差異。一旦科學被承認爲現代生活的機器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科學家的地位自然就會改變。他不再會遇到人們既在實際上鄙視他,又迷信般地欽佩他的那種複雜情緒,而是被看作爲一個有運氣而且有能力來應付新的事物——而不是既有事物——的普通工作人員。

  對經費不加任何外來限製

  應該明白,科學開支的特點不同于正常生産品業開支。科學費用的任何一筆金額可能是lang費掉了,但是總的說來,整個科學的收益會抵補這筆費用,其比例要比任何其他形式的支出和收益的比例爲大。換言之,實際用于科學研究的金額僅爲整個社會支出的千分之幾,可是它卻能使社會收入每年增加百分之十以下。所以,從長遠看來,對科研費用不加限製也許是經濟的。這就是說費用僅受現有科學家花費能力的限製。只要想到科研費用將受到確定的內在限製,這種無節製的建議就不會被認爲是輕率了。首先,從事科學工作的人必須具有高度能力和努力工作的條件,第二,除了應該增加低級科學家工資之外,額外支出不會用于個人。第三,用于儀器的支出將受一個人能使用的儀器數量的限製,即使可能比目前多兩三倍,也並不是無限製的。

  最適宜的支出

  尤其是在英guo科學界,自然有人根據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原理認爲,錢多了其實是害了科學家。他們把美guo當作一個例子。在那裏科學經費比別的地方多得多,卻沒有與之相稱的成果,而且反而産生了一些弊病。

  的確,有錢購買昂貴的、多少合乎標准化的儀器會在某一程度上妨礙人們去製造質量較差、cao作困難,但卻可能開辟新途徑的儀器。不過這種弊端應該同由于缺乏某種儀器而完全無法取得成果的弊端相權衡。同樣,有人認爲,如果科學變成似乎是一個收入豐厚的職業,就會吸引一批不良份子到科學界來,極力從中撈一把。然而,我們在考慮這一點時還應該考慮另外一個事實:如果科學工作收入低微,無保障,從業人數有限製,許多有才能的人會裹足不前。必須把這些針鋒相對的論點加以權衡,得出適中的辦法來。肯定會有某種科學開支能使所耗金錢收到最大效益,然而這種開支不一定就是最適宜的科學支出。從社會觀點看來,花雙倍的錢去取得一倍半的科學成果是值得的。那種認爲美guo科學界可能比英guo科學界花錢多,然而它對社會的價值也不見得更大的看法是無……

科學的社會功能第十二章 科學經費籌措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十二章 科學經費籌措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