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西藏生死書第十一章 對臨終關懷者的叮咛上一小節]死亡將帶出許多被壓抑的情緒:憂傷、麻木、罪惡感,甚至嫉妒那些身仍然健康的人。當臨終者的這些情緒生起時,幫助他不要壓抑。當痛苦和悲傷的波
爆破時,要與他們共同承擔;接受、時間和耐心的了解,會讓情緒慢慢退去,會讓臨終者回到真正屬于他們的莊嚴、甯靜和理智。
不要搬弄學問,不要老是想尋找高深的話說。不必「做」或說什麼就可以改善情況,只要陪著臨終者就夠了。如果你感覺相當焦慮和恐懼,不知道如何是好時,對臨終者老實地承認,尋求他的幫助。這種坦白會把你和臨終者拉得更近,有助于打開一個比較自由的溝通。有時候臨終者遠比我們清楚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幫助,我們需要知道如何引出他們的智慧,讓他們說出他們所知道的。西斯裏·桑德斯要求我們要提醒自己,當我們和臨終者在一起時,我們並不是唯一的給予者。「所有照顧臨終者的人遲早都會知道,他們收到的比他們給予的還要多,因爲他們會碰到許多忍耐、勇氣和幽默。我們需要這麼說……」告訴臨終者我們知道他們有勇氣,常常可以啓發他們。
我發現,有件事對我很受用,那就是:面對奄奄一息的人時,永遠要記得他總是有某些地方是天生善良的。不管他有什麼憤怒或情緒,不管他多麼令你驚嚇或恐慌,注意他內在的善良,可以讓你控製自己而更能幫助他。正如你在跟好朋友吵架時,你不會忘記他的優點,對待臨終者也要如此;不管有什麼情緒産生,不要以此判斷他們。你這樣的承擔,可以解放臨終者,讓他得到應有的自由。請以臨終者曾經有過的開放、可愛和大方對待他們。
在比較深的精神層次裏,不論臨終者是否曉得,記得他們也有佛和完全覺悟的潛能,這種想法對我的幫助很大。當臨終者更接近死亡時,從許多方面來說,開悟的可能
更大。因此,他們值得更多的關懷和尊敬。說真話
人們常問我:「應該告訴臨終者他正在接近死亡嗎?」我總是回答:「應該,告訴時要盡可能安靜、仁慈、敏感和善巧。」從我多年探視病人和臨終者的經驗中,我同意庫布勒羅斯醫師的觀察:「大部分的病人都知道他們即將去世。他們從戚的淚
、家人緊繃著的臉,意識到他們已日薄西山。」
我常發現,人們直覺上都知道他們已經爲時不多,卻依賴別人(醫師或人)來告訴他們。如果家人不告訴他們的話,臨終者也許會認爲那是因爲家人無法面對那個消息。然後,臨終者也不會提起這個主題。這種缺乏坦誠的狀況,只會使他感到更孤獨、更焦慮。我相信告訴病人實情是很重要的,至少他有權利知道。如果臨終者沒有被告知實情,他們怎能爲自己的死做准備呢?他們怎能將生命中的種種關系做真正的結束呢?他們怎能幫助那些遺眷在他去世後繼續活下去呢?
從一個修行人的觀點來看,我相信臨終是人們接受他們一生的大好機會;我看過許多的個人藉著這個機會,以最有啓示的方式改變自己,也更接近自己最深層的真理。因此,如果我們能掌握機會,盡早仁慈而敏感地告訴臨終者,他們正在步向死亡,我們就是確實在給他們機會提早准備,以便發現自己的力量和人生的意義。
讓我告訴你一個故事,這是我從布裏吉修女(sister brigid)那兒聽來的,她是在愛爾蘭臨終關懷醫院工作的天主教護士。六十來歲的莫菲先生和他太太,接到醫生告知他在世的日子已經不多。第二天,莫菲太太到醫院探視他時,兩人談著,哭了一整天。布裏吉修女看到這對老夫妻邊談邊哭泣,前後有三天之久,她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介入。不過,又隔一天,兩位老人突然間變得很放松而安詳,彼此溫馨地握著對方的手。
布裏吉修女在通道上攔住莫菲太太,問她到底發生什麼事,使得他們産生這麼大的改變。莫菲太太說,當他們獲知莫菲即將遠離人間時,就回憶過去相的歲月,想起許多往事。他們已經結婚近四十年,一談到他們再也不能一起做事時,自然覺得悲傷。于是莫菲先生寫了遺囑和給成年兒女的遺書。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因爲實在很難放下,但他還是做了,因爲莫菲先生想好好地結束生命。
布裏吉修女告訴我說,莫菲先生又活了三個星期,夫妻兩人安詳甯靜,給人一種平易近人和充滿愛心的感覺。即使在她丈夫過世後,莫菲太太還是繼續探視醫院裏的病人,鼓舞那兒的每一個人。
從這個故事中,我了解到及早告訴人們他們即將過世,這是很重要的;同時,坦誠面對死亡的痛苦,也有很大的好。莫菲夫婦知道他們將喪失很多東西,但在共同面對這些損失和悲痛之後,發現他們不會喪失他們之間永存的夫妻之愛。臨終的恐懼
我確信莫菲太太在過程中,由于面對她自己對于臨終的恐懼,才能幫助她丈夫。除非你承認臨終者對于死亡的恐懼多麼擾亂你,讓你自己産生多麼不舒服的恐懼,你就不能去幫助他們。理臨終的事,就像面對一面明亮而殘酷的鏡子,把你自己的實相毫無保留地反映出來。你看到自己極端痛苦和恐懼的臉。如果你不能注視並接受你自己痛苦和恐懼的臉,你怎能忍受在你面前的那個人呢?當你想幫助臨終的人時,你必須檢查自己的每一個反應,因爲你的反應將反映在臨終者身上,大大影響到你是在幫助或傷害他。
在你邁向成熟的旅程上,坦誠正視自己的恐懼,也將對你有所幫助。我認爲,加速自己成長的方法,莫過于照顧臨終者,因爲他讓你對于死亡做一個深度的觀照和反省。當你在照顧臨終者時,你會深刻地了解到,什麼是人生最重要的問題。學習幫助臨終者,就是開始對自己的臨終不畏懼和負責任,並在自己身上發起不曾覺察的大慈悲心。
覺察到自己對于臨終的恐懼,非常有助于你覺察臨終者的恐懼。請深入想象臨終者可能會有的情況:恐懼愈來愈增強而無法控製的痛,恐懼受苦,恐懼尊嚴蕩然無存,恐懼要依賴別人,恐懼這輩子所過的生活毫無意義,恐懼離開所愛的人,恐懼失去控製,恐懼失去別人的尊敬;也許我們最大的恐懼就是對于恐懼本身的恐懼,愈逃避,它就變得愈強大。
通常當你感到恐懼時,你會感到孤獨寂寞。但是當有人陪著你談他的恐懼時,你就會了解恐懼原來是普遍的現象,個人的痛苦就會因而消失。你的恐懼被帶回到人類普遍的脈絡裏。然後,你就能夠比過去更積極、更具啓發、更慈悲地來了解和
理恐懼。
當你成長到足以面對並接受自己的恐懼時,你將對于面前的人的恐懼更敏感,你也會發展出智慧來幫助人,把他的恐懼坦白表達出……
西藏生死書第十一章 對臨終關懷者的叮咛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