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西藏生死書第十六章 基礎地上一小節]。凡夫心的基礎地減弱的征象,就是可以越來越輕松地安住在心之中。
當地光明顯露的時候,關鍵點是我們安住在心之中的能力有多大,我們結合絕對
和日常生活的能力有多大,以及我們淨化平凡的情況成爲本初清淨的狀態的能力有多大。
母與子的會合
有一個方法可以讓我們充分准備,在死亡的那一刻認證到地光明的顯露。這就是透過最高層次的禅修(一如我在第十章 所說明的),是大圓滿修習的最後成果。它稱爲「兩種光明的聯合」,也稱爲「母光明和子光明的結合」。
「母光明」是對「地光明」的稱呼。這是一切萬物的基本和內在質,是我們整個經驗的基礎,在死亡的那一刻,顯現出它完全的輝煌燦爛。
「子光明」又稱「道光明」,是我們的心。如果經由上師的介紹,如果被我們認證,我們就可以逐漸透過禅定來穩定它,同時越來越完整地溶入日常生活的行動中。當心
完整地溶入時,認證也就完整,覺悟也就發生了。
雖然「地光明」是我們固有的質,也是一切萬物的
質,但我們並不認識它,它好象是隱藏起來一般。我喜歡把「子光明」想成上師給我們的鑰匙,在機會來到時,幫助我們打開認證「地光明」的門。
想象你必須接一位搭機前來的女士。如果你不知道她長什麼模樣,即使她從你身旁走過,你也認不出。如果你有她的一張近照,你的心中便有她的模樣,那麼當她走近你的時候,你就可以立刻認出。
一旦將心介紹給你,而你也認識了它,你就握有再度認出它的鑰匙。不過,正如同你必須把照片帶在身上,一次又一次地看它,以便確定可以認出你要在機場相見的人,你也必須透過持續的修習,不斷地加深和穩定你對于心
的認證。如此,認證就深深鑲嵌在你的心中,變成你的一部分,以致不再需要照片;當你遇見那個人的時候,認證是自發而立即的。因此,在持續訓練心
的認證之後,當死亡的那一刻「地光明」顯露時,你就可以本能地認出它,並與它結合。從前的上師說,這就如同小孩急切地奔向母
,如同老友會面,或如同百川流入大海。
不過,這是相當困難的。唯一能夠確保這種認證的方法,就是當我們還活著時,不斷修持結合這兩種光明的法門,使其趨于完美。這便需要終生的訓練和努力。誠如我的上師敦珠仁波切所說的,如果我們不從現在開始,做結合兩種光明的修持,就不能說在去世時可以自然地認證。
我們如何結合這兩種光明呢?這是一個很高深的法門,並不適合在此詳細說明。但我們可以這麼說:當上師介紹我們認識心時,就好象是我們的盲目恢複了視力,因爲我們一直看不到一切萬物所具有的「地光明」。上師的介紹,喚起我們內在的慧眼,我們可以藉著它清晰地看到一切生起事物的真
、一切念頭和情緒的光明(明光)
質。當我們修習穩定圓滿時,認證心
的呈現就如同輝煌的太陽。念頭和情緒仍然會生起,它們像是黑暗的波
,但每當波
碰到光線時,立刻就消散了。
當我們持續加強發展這種認證的能力時,它就變成我們日常景象中的一部分。當我們能夠把對絕對本的
悟帶進日常生活時,我們就有越多的機會可以在死亡的那一刻認證地光明。
是否擁有這把鑰匙,就看我們如何對待念頭和情緒的生起:是否能夠以「見」直接穿透它們,並認出它們本具的光明質,或是我們以本能的習慣
反應模糊了它。
如果凡夫心的基礎地完全淨化,這就好象我們已經拆掉了業的倉庫,因而清除了未來再生的業力。不過,如果無法完全淨化我們的心,過去的習氣和業力就還會殘留在這個業的倉庫裏。每當有適合的因緣成熟時,它們就會顯現出來,促使我們再度投生。地光明的顯現時間
地光明顯現了;對修行人而言,只要他能夠專心地安住在心的狀態中,地光明就會持續顯現。不過,對多數人而言,它只能顯現一彈指的時間,對某些人,上師們說:「可以顯現一頓飯的時間。」大部分人完全不認得地光明,而陷入無意識的狀態中,這個狀態可以長達三天半之久。之後,意識就離開了肉
。
因此,在西藏就形成在人死後三天內不碰觸或幹擾肉的風俗。對于可能已經和地光結合在一起,並安住在心
之中的修行人而言,這一點尤其重要。我記得,在西藏每個人都很小心地在屍
四周維持甯靜安詳的氣氛,以避免造成任何細微的幹擾,對于偉大的上師或修行人,特別如此。
即使是普通人的遺,通常在三天內也是不移動的,因爲你無法知道死者是否已經認證地光明,或者它的意識是否已經離開肉
。西藏人相信,如果碰到肉
的某一部分(譬如打針),就會把意識引到那一點。死者的意識可能就會從最近的開口下墜到惡道,而不是從頂門離開肉
。
有些上師特別堅持三天內不可以移動屍。住在印度和尼泊爾一位禅師模樣的西藏上師夏卓仁波切(chadral rinpoche ),當有人抱怨屍
放在酷熱天氣下可能會有異味時,他說:「你應該不會想去吃它或賣它吧!」
因此,嚴格說來,解剖或火化屍,最好時在人死後三天才做。不過,在現代社會中,要在人死後三天內都不動他,可能不切實際或辦不到,但至少在碰觸或移動屍
之前,應該爲死者修頗瓦法。一位上師之死
證悟的修行人,在死亡的那一刻,還是繼續去認證心,並且在地光明顯現時覺醒溶入。他甚至可能會在那種狀態中維持好幾天。有些修行人和上師是在端坐入定中去世的;有些人則是在「睡獅的姿勢」中去世的。除了完美的姿勢外,還有其他征象可以表示他們還安住在地光明的狀態中:臉上還有血
和光彩,鼻子並不塌陷,皮膚仍然柔軟有彈
,屍
不僵硬,眼睛還發出溫柔慈悲的光芒,心髒也有余溫。千萬小心不可碰觸上師的遺
,同時要保持安靜,直到他出定爲止。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是一位偉大的上師,也是西藏佛教四大宗派之一的傳承持有者,一九八一年在美的醫院中圓寂。他總是笑容滿面,慈悲爲懷,給予周圍的人們非常大的啓發。外科主任羅諾弗·桑契斯醫師(dr.ranulfo sanchez )說:
我個人覺得大寶法王絕對不是一個普通人。當他看你的時候,就好象在尋找你的內心世界,好象可以看穿你一般。他看著我的方式,以及似乎知道即將發生的事,令我很吃驚。法王感動了醫院裏與他有接觸的每一個人。許多次當我們覺得他已經命在旦夕時,他都對我們微笑著說我們錯……
西藏生死書第十六章 基礎地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