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誰妨礙了我們致富第一編 微觀經濟(一)上一小節]時生産煉焦煤、動力煤、洗精煤和洗中煤。這些煤都是剝離地表之後才能生産,它們埋藏的深度不同,要正確地分攤成本非常困難。尤其是洗精煤和洗中煤是同一道工序得到的兩種産品,要分攤成本根本不可能,用戶和煤礦定價問題的糾紛鬧到政府當局,政府的經濟學家們對此各執一詞,無法仲裁。
事實上,普遍的定價原則是供需均衡。成本定價是指滿足(該定價下的)需求的價格,只是供需均衡定價的另一種說法。如果産量是100萬噸,成本定價是每噸100元,而在這樣的價格下正好有100萬噸的需求,那麼成本定價是行得通的。如果每噸100元的價格大家嫌貴,需求只有80萬噸,則價格將降到只生産80萬噸的成本平。可見所謂成本定價仍離不開需求。
按供需定價,如何對各種煤定價的問題自然便解決了,只要將各種煤拿到市場上去讓市場決定價格。如果此時煤礦的總收入不足以補償成本,則煤礦應減少産量,只在地質條件好的地段生産,使成本降低。反之,則增加生産,哪怕提高了煤礦的單位成本。
不僅煤礦有這個問題,石化工廠也有類似的問題。同一個工藝流程同時生産出幾種不同的産品。它們如何定價,不是分攤成本,而是讓市場去決定。有了供需定價的原則,對工廠三廢利用是否該收費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例如有些電廠的灰碴用于製磚,只要灰碴供過于求,即使灰碴製磚能獲高利,也不應收費。相反,廢碴供不應求就應收費,而不在乎廢碴利用賺了多少錢。我三廢利用條例規定利用廢碴一律不得收費,這一條例有時行不通。所以應該改爲供需均衡定價。這種定價能保證資源的最佳利用。
對比非洲家和我
能源政策製定中的問題,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知識。這就是比較研究提供給我們的信息。
1993年
以前我提到過,彙率並不是兩種貨幣購買力的比,因爲這一比例取決于買什麼東西。尤其是對于不能通過際貿易進行交換的商品。如地鐵車票、房地産,它們的價格與彙率無關。能夠影響彙率的只有能貿易的商品,如石油、黃金、
服。但他們的價格又如何決定彙率的呢?
回答這個問題,出現了不少似是而非的彙率理論。其中流傳最廣的便是平均換彙成本說。此說認爲彙率由出口商品的平均換彙成本決定。舉例說,某年出口了幾千種商品創彙美元100億,這些商品在內花了800億人民幣購買,因此平均換彙成本是8元人民幣換得一美元,這也應該是美元對人民幣的彙價。此說在計劃經濟時代深入人心,因爲管外貿的官員就是用這樣的理論來指導實際工作的。
可是在這種理論指導下,出現了外貿工作的巨大混亂。一些換彙成本很高的商品也在大量出口,甚至發生了同一種商品既出口又進口的怪現象。價格,包括外貨幣的價格,本來是引導資源流向的基礎信號。根據上述“平均換彙成本說”,事情顛倒過來了,不是彙率決定什麼該進口什麼該出口;而是先決定了出口什麼東西,然後再依據出口商品的成本計算出彙率。而今我
的經濟
製逐漸變爲市場經濟,這個理論更行不通了。
在市場經濟情況下,外彙市場上形成一個彙率,這個彙率必定是保證外彙的供應和需求是均衡的,否則彙率就會上下波動。當外彙市場上存在著均衡彙率的情況下,進出口商都會以這個彙率未檢驗進出口交易是否能獲利。對于出口商品而言,換彙成本高于彙率的商品都不會出口;對于進口商,用彙效益(使用每一美元購買進口貨在同內出售所得的人民幣數)低于彙率的商品都不會進口。因此在以均衡彙率指導進出口業務時,一個家所掙的每一塊美元其換彙成本全部低于彙率;而他所用掉的每一塊美元所創的經濟效益全部大于彙率。從而均衡彙率從整
上保證了外貿的最大經濟效益。以均衡彙率爲指導,決不可能發生同一種商品既進口又出口的笑話。這就是爲什麼我
的外彙管理
製要逐步過渡到自由交換,外貿
製則要過渡到取消補貼和高關稅的道理。市場經濟能提高經濟效益的根本原因也正在此。
我的外彙
製朝自由交換的方面已經在政策上作了許多修改,經濟效益也大大地提高了。但恢複外彙管製,用官價取代調劑價的意圖始終沒有休息。我們不難設想,如果用一法定價格取代由自由交換形成的市場價格會造成什麼結果。當進出口商都以這個法定價格指導自己的業務時,出口商會産生一定量的外彙供應,而進口商則會産生相應的外彙需求,而此供應和需求未必一定相等,結果不是供不應求就是供過于求。多半情況是法定價低了市場價,因此結果是供不應求,政府不得不對“稀缺”的外彙進行分配,主管分配的官員手中握有巨大的經濟權力,此權力可以與金錢交換,腐化的機會就這樣發生了。今年一季度曾對外彙調劑市場設置最高限價,結果因供不應求,有價無彙。各用彙企業叫苦不疊,只好求助于場外交易,實際上就是黑市外彙。企業承擔非法經營的風險,外彙倒爺擴大買賣價差,賺取大量不義之財。計劃經濟的弊端再次死灰複燃。對這些教訓我們切不要患了健忘症。
1993年12月30日
一個家的經濟實力常用
民生産總值gnp來表示。計算
民生産總值有兩種方法,一是將最終産品的價值相加,也就是用于消費、基建、出口的産品(其中也包括服務)的總價值,而不包括中間産品的價值。二是將要素所得的價值相加,也就是將工資(以及各種資金、補貼)、利息、利潤、租金相加。附帶說一句,用錢表示的價值如果存在著價格扭曲,算出來的
民生産總值也跟著可能被扭曲。可見價格的重要
。按此計算方法,只要投機活動賺了錢,它就創造出了價值,因爲這屬于利潤的一種。我們常認爲只有生産活動,或頂多再加上服務活動可以創造出價值,爲什麼投機活動也能創造價值?要問答這個問題,先要對投機活動下一個定義。可以認爲,不因爲從事生産和消費,只是爲了賺錢而進行買賣的活動,都屬于投機。這包括販運、屯積、買賣期貨商品、房地産和
票外彙貴金屬等。可以肯定,僅當存在著價格差別時,投機買賣才有時能賺錢。例如商販從價格低的地方販運商品到價格高的地方;
票投機商在價格低時買進價格高時賣出。同樣一種商品,由于地點不同和時間不同而有不同的評價,具有不同的價格,這是投機賺錢存在的前提。否則作爲一個集團……
誰妨礙了我們致富第一編 微觀經濟(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