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卡耐基經商之道四 融熱誠于服務上一小節]實工作結合起來,把全身心都投入進去,不畏艱苦、百折不撓的精神,顯然是最主要的。
卡耐基說過這樣的話:“所謂人生之道,乃是促進團生活進步發展之道”,“企業家不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要求
家爲自己做事,必須考慮自己能爲
家做什麼,應如何奉獻
家”,“當人擔負起責任時,才有做人的價值存在。擔負的責任愈大,價值也就相對地愈高”。這些樸實無華的語言反映了他對
家對人民強烈的責任感。
曆史和現實的事實表明,凡是有社會責任感、愛愛民、願意多做貢獻的人,往往是從大
著眼、小
著手,不論從事任何工作,都是踏踏實實,全力以赴,准備獻出一切,從而進一步培養出高尚的思想情
,最終成就大事業。
走到了什麼崗位上,就應該在那個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如此,那麼,他就能獲得豐富的物質和滿意的服務。
一般而言,爲人事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到底要朝著什麼目標前進呢?卡耐基自己也經常在思索這些問題。晚年時,他覺得自己比身邊的年輕人年長,而且經過了多年的人生曆練,所以想將這些經驗,誠心誠意地提供給大家參考。
卡耐基首先希望大家不要財迷心竅,要堂堂正正地做人。
“不管別人如何,你本人千萬不可被利慾所困。絕不可財迷心竅。”這不只是奉勸別人的話,他還經常以此訓誡著自己。
金錢是與勞力自然結合而成的。換句話說,即是你必須盡忠職守,拚命地工作。千萬不能以賺錢爲出發點來從事任何工作。卡耐基說:“當我開始工作時,常想‘假如完成這項産品,將會帶給人們很大的快樂。我常因爲這種念頭而拚命工作。
當卡耐基經營自己的事業時,才深刻地會出童年的時期所得到的一些教訓,那就是顧客至上。換句話說,必須以誠待人,不賺取暴利,但也絕不做虧本的生意。累積適當的利潤,不斷地擴大事業,最後發展成今天的大公司。現在,人們都認爲卡耐基是一個成功的經營者,可是,當初他從來也沒有想到過自己要成爲大企業家。
當時他只想到要如何才能生存下去,如何才能在溫飽的先決條件之下從事工作。卡耐基只抱著不欠缺今天的食便感到非常感激,或是即使休息一兩天,生活也不會陷入困境的念頭。他只是踏出了非常平凡誠實的步伐。在經營事業的過程中,卡耐基逐漸有了自己的一套推展事業的方法:
“爲大衆的將來著想是我的責任,我的事業便是爲了這些人而創立的。我認爲所謂事業,便是所有參與該項工作的共同産物。
“爲社會和家著想,必須讓員工過著更美好的生活,並且製造出有利于社會和
家的産品。我所經營的事業非常微小,但卻是公衆的産物。就法律而言,它是我個人的企業,但是本質上卻是屬于社會大衆的。
“到目前爲止,我一直是個勤勉工作的人,身負爲社會和家效力的使命感,孜孜不倦地經營事業,因此才能達成這種精神上的改變。
卡耐基這樣認爲,假若世上的必需品,都能像自來一樣的充沛,那麼我們便不會過著貧苦的日子了。因此,我們的工作便是源源不斷地製造出有價值的産品。雖然事實與理想有一段差距,可是,我們會配合社會的要求,不斷地推出各種有益于社會的産品。依循這種觀念,使卡耐基得到了勇氣與正義感,並且産生克盡職責的決心和希望。
企業除了爭取利潤、培訓員工的知識以及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外,還應重視培養他們的禮儀平與應變能力。因爲企業還肩負著替社會培養好
民的責任。
培養人才的方法很多,觀念也很多,但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任何企業如果無法有效地肩負起替社會培養人才的使命,本身的業務也將無法獲得推展。這個道理其實是很清楚的,因爲任何企業的員工,必然也是社會的一分子。所以,一個公司的模範員工,也必然是優秀的公民;在公司內與同事合作無間的人,也必然能和朋鄰居和睦相
;能爲公司的目標奮鬥的人,也一定會爲社會的繁榮而努力;在公司裏遵守規則的人,在公共場所裏也必然會遵守公德。這些好員工,都是好公民的範例。可見,公司除了爭取利潤,還必須爲社會培養人才。
卡耐基對這個問題還有其獨特的認識。他說:“培養人才到底怎麼解釋好呢?有人把它定義得很狹窄,認爲它只不過是爲公司培養一些會做事、需求又少的人員。雖然這個想法是許多人普遍的觀念,且嚴格地說也不能算錯。但正如我在許多場合一再表明的,我認爲企業是社會大衆的機器,企業必須通過業務來造福社會。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培育優秀人才,也就是間接地替社會造就有用的人。我想唯有從替社會培育優秀人才的觀點出發,才最能現企業是社會機器的使命價值。由此可知,企業確實是培育人才的場所,而人才的培育,也正是貢獻
家社會的重要任務。”
但是有的企業並不是這樣,他們認爲培養人才,就是塑造任勞任怨、多做少求的機械人,這種眼光何等膚淺!企業培訓員工的如果只是效率和效益,那麼誰也不敢保證他們能夠成爲社會中的出人物,說不定還可能濫用知識和才能,危害社會呢。所以,培育人才應抱著以
家和社會利益爲前提的長遠利益爲出發點,才能培育出真正優秀的適合企業界及社會的人才。所以卡耐基語重心長地說:
“想培養一個真正優秀的、受社會歡迎的人才,除了重視專業知識、工作效率和效益之外,更要重視培養者的品德修養。每一個人在進入社會之前,都已經接受過長期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品德的陶冶也達到了相當的程度。投身企業以後,應該以這些教育爲基礎,配合各種進修和訓練,才可能成爲一個近乎十全十美的好公民。但是,這個責任很難由企業單獨承擔,還是必須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爲基礎,才能收到顯著的成效。就如同一些經營者,除了注意所經營的商店外,更要注意店員的品德修養。
卡耐基的話推心置腹,令人回味。目前學校教育普及,民教育的年限也延長了。所以有些企業家認爲品德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任務,應該由學校擔負。再加上專業技術的快速發展,更促使經營者把人才訓練的重點,轉移到專業技術上來,這雖然從企業利益看來不無道理,但恐怕不無缺限。因爲不注意企業界人才品德的培養,企業形象怕難以端正。
所以,我們應記取卡耐基的話,牢記培育人才的重要與方法,努力爲社會造就更優秀、更傑出的人才。不要目光短淺地只看到小利益,更要爲社會的進步起到積極的作用。
……
卡耐基經商之道四 融熱誠于服務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