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資本主義與自由>第5章 財政政策第2小節

《資本主義與自由》第5章 財政政策

第2小節
經濟類作品

  [續資本主義與自由第5章 財政政策上一小節]  在離開財政政策這個主題之前,我想論述一下目前人們廣泛持有的觀點,認爲:相對于稅收數量而言,政府開支的增加必然是擴張xing的,而政府開支的減少必然是收縮xing的。這個觀點的核心是相信財政政策可以被用作爲平衡器。它在目前幾乎已經被商人,專業經濟學者以及一般人認爲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它不能被邏輯上的考慮單獨證明是正確的;它也從未被經驗所證實。在事實上,它還是和我所知道的有關的實際資料不相一致。

  這個信念的根源是粗略的凱恩斯主義的分析。設想政府的開支上升100美元,而賦稅保持不變。于是,思想簡單的分析的想法是:在第一個回合,得到新增加的100美元的人們等于得到了一筆同樣多的收入。他們會儲蓄其中的一部分,譬如說儲蓄了三分之一,而花掉剩下的三分之二。但是,這意味著,在第二個回合,另外有人得到額外的662/3美元的收入。他依次又儲蓄一些並且花掉一些,如此等等按次無限地進行下去。假使在每一個回合,儲蓄爲三分之一,花費爲三分之二,那末,根據上述分析,額外的100美元的政府開支最後將使收入增加300美元。這是簡單的凱恩斯主義的乘數分析,其乘數爲3,當然,假使注入于經濟製度中的貨幣僅爲一次,效果將會消失,100美元的收入的最初的增加會逐漸下降到原有的shui平。但是,假使政府開支的增加保持在每一單位時間100美元,譬如說一年的增加爲100美元,那末,根據上述分析,收入會停留于比過去高300美元的shui平。

  這種簡單分析是非常吸引人的。但是,這種吸引力是虛假的,並且是由于忽視了上述變化的其他有關影響而造成。當對這些因素加以考慮時,最後的結果就使人更加懷疑;結果可能是從收入一點沒有變化到變化了上述全部規定的數量;而在收入沒有變化的情況下,政府開支增加100美元使私人開支減少100美元。即使貨幣收入增加,價格可能上升,從而,實際收入增加不多或者根本沒有增加。讓我們考慮一些露出破綻的地方。

  首先,在上面的簡單的分析中沒有說明政府的100美元花費在什麼東西上。例如,設想政府把它花費在私人本來就想購買的東西上。譬如說,政府花100美元于公園門票,而門票收入被用來支付公園的清潔工人。設想政府現在支付這些費用,從而允許人們“免費”進入公園。清潔工人仍然獲得相同的收入,但是,原來支付這些費用的人們現在多余了1o0美元。甚至在這個開始階段,政府的支出並沒有增加任何人的收入。它所做的是讓一些人多余了100美元,可以被用于除了公園以外的其他目的,很可能是他們的估價不象公園那樣高的目的。他們從收入中花費于消費品上的錢可以被沒想爲比以前要少,因爲他們現在得到免費的公園勞務。究竟少多少,是很難斷定的。即使我們象在簡單的分析中那樣接受人們儲蓄掉他們增加的收入的三分之一這一論點,那也不能說:當他們得到一批“免費的”消費品時,由此而節約的金錢的三分之二將被花費于其他消費品之上。當然,一個極端的可能xing是他們將繼續象他們以往那樣,來購買同樣數量的其他消費品,並且把節約下來的100美元放在他們的儲蓄之內。在這種情況下,甚至使用簡單的凱恩斯主義的分析,政府開支的影響完全被抵消掉:政府開支上升100美元,而私人開支下降100美元。另外再舉一個例子,花費100美元來建造私人企業本來也會建造的一條道路,或者,這條道路的建造可以使公司的卡車不需要加以修理。于是,公司會有由此而節約下來的資金,但很可能不會把該資金的全部用于吸引力較道路爲少的投資之上。在這個情況中,政府開支只是轉移私人開支,而顯然只是政府開支超出的淨額才能提供被乘數去乘的數值。從這個觀點來看,能保證沒有轉移的辦法是使政府把金錢花費在完全無用的東西上——這就是人爲地提供就業機會的“填補地上的窟窿”的方式在智慧上的有限內容。然而,這個事例的本身當然表明凱恩斯主義的分析是有些問題的。

  其次,在簡單的分析中,沒有說明政府所花費的100美元來自何chu。就這個分析本身而言,不論政府是否印刷額外的貨幣或從群衆那裏借款,結果都是一樣。但是,可以肯定,它采取哪一種辦法是舉足輕重的。爲了把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分開,我們假設政府借了100美元,因此,貨幣數量保持不變,正象在沒有政府開支的情況下的貨幣數量一樣。這是一個恰當的假定,因爲,在沒有額外的政府開支時,貨幣數量是能夠增加的。假使我們有這樣做的需要,那末,我們可以印刷貨幣共用之于購買現有的政府債券。但是,我們現在必須要問:借款的影響是什麼。爲了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假定轉移並不存在,所以我們首先同意對100美元的政府開支,並不存在私人開支下降這一形式的直接的抵消。應該注意,政府使用借款的方法來增加開支並不改變私人手中的貨幣量。政府用它的右手從某些個人那兒借來100美元,而在進行開支時,用它的左手把等量的貨幣交給被支付的那些個人。不同的人們持有貨幣。但是,所持有的貨幣總量則是不變的。

  簡單的凱恩斯主義分析暗地裏僅設:借用貨幣對其他的開支項目沒有任何影響。在兩種極端情祝下可能發生這種事情。第一,假設人們對于他們是否持有債券或貨市完全漠不關心;所以,爲了取得100美元而出售的債券可以在不給買主提供比這些債券以前的利息爲高的情況下被賣掉.(當然,100美元是很小的數量,以致實際上對利息率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這裏所談的牽涉到經濟學原理,其現實的重要xing可以通過把100美元變爲100個百萬美元或100個千萬美元而看出來。)以凱恩斯主義的名詞來說,存在著一個“靈活陷阱”的情況,所以人們用“閑散的貨幣”來購買債券。假使情況不是這樣,而顯然不可能無限期地存在著這種情況,那末,政府只能提高債券的利息率才能把它賣掉。那時,其他的借款者也不得不支付較高的利息率。較高的利息率一般會挫傷借款者的私人開支。這裏出現簡單的凱恩斯主義的分析可以適用的第二種情祝:假使借款者對于開支是如此堅決,以致不論利息率高到什麼程度,他們的開支都不會削減。或看,以凱恩斯主義的名詞來說,即爲投資的邊際效率曲線完全缺乏彈xing的情況。

  據我所知,沒有任何成名的經濟學者,不管他把自己看作爲多大程度的凱恩斯主義者,會把這些極端的情況中的任何一……

資本主義與自由第5章 財政政策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5章 財政政策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