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武俠小說>雲中嶽>四海鷹揚>第2節第2小節

《四海鷹揚》第2節

第2小節
雲中嶽作品

  [續四海鷹揚第2節上一小節],他想擺tuo卻又放不下臉來。

  愛不是壞事。因此,他始終不想超越兄mei之愛的鴻溝。就這樣感情的發展成了單行道。

  姑娘的父qin淩大爺占奎,是個相當開明的大糧紳,但也固執迷信,迷信的人大多數相信天意。

  因此,感恩圖報的念頭也就根深蒂固。認爲女兒的命是允中救的,兩人的年齡相差僅四歲。女兒既然喜歡允中。豈不是天意如此嗎?所以也就不加幹涉,聽任自然發展。

  論家世,固然門戶不相當;但論實質,似乎彭家並不低政家。

  彭老爹過去是行商、積有不少金銀。鎮上的慈善事業從不後人,修橋、補路、救災、濟貧……出手大方,慷慨熱心,風聞廣博,知書達禮。

  彭大娘葉氏端肅賢慧,兒子允中人才出衆。

  總之,彭家名義上是漁戶,其實用不著靠打漁維生。打漁所賺來的錢,一年攢下來也不夠老爹捐給善堂的一次捐款,這是鎮民有目共睹的事實。

  令鎮民們佩服的是,彭家的東廂有一間書房。令鎮民們感到迷惑的是:彭老爹爲何不讓兒子進學舍就讀。

  婚姻是終身大事,勉強不得。

  雙方的家長,皆抱著任其自然發展的念頭,但兒女們早晚要長大的,姑娘已屆二八芳華及婚之年了,再拖下去就問題多多啦!

  午膳是男女分席的,女眷在內堂,內外不相往來。膳畢,允中准備送姑娘返家。

  從鎮南的官道岔出一條小徑、可以直達淩家的農莊,因此不需經過鎮上,往來倒也方便。

  小轎繞過鎮東。侍女秀秀走在前面扶轎,允中則傍在轎旁,一面走一面陪著姑娘聊天。

  “彭哥哥。”姑娘倚在轎窗jiao滴滴地說:“聽人說,前天晚上你到城裏去了,大風大lang裏累了一夜,不休息你就往城裏跑,是幹是呀?”

  “聽誰說的?耳尖。”他笑笑:“想學三姑六婆的亂造是非嗎?”

  “你還賴呀?”

  “胡說!”

  “不但進城,而且去賭坊。”

  “城裏不禁賭呀!”

  “不好,彭哥哥,十賭九輸。”

  “哈哈!我是十賭九贏。”

  “你……”

  “放心啦!真要賭,我可以把賭坊的郎中連褲子都贏過來。那天陪幾個朋友玩,那根本就不叫賭。”

  “我總算得……”

  “覺得我這個人壞透了?”

  “你存心要氣我是不是?”姑娘狠狠地白了他一眼。

  “我又怎麼啦?”他撇撇嘴:“你看你的小嘴噘得高高的,可以挂上三個酒葫蘆。不要生氣,小菱.男人的事,你是不會明白的,真想弄明白,會苦惱的。”

  “你已經令我夠苦惱了。”姑娘幽幽地說。

  “我抱歉,小菱。”他也受了感染,歎了一口氣:“你知道嗎?瞧!那只鷹。”他指指在上空回翔的蒼鷹:“當它能飛了,能覓食了,它的雙qin一定會把它趕走的,而且趕得遠遠的,它必須自已開辟自己的獵食場。”

  “彭哥哥,你是說……”姑娘臉上掠惶的神se極明顯:“伯父母要……要趕你……”

  “不是我爹娘要趕我走,而是大自然中有一gu神秘的力量在召喚我。”他的目光落在遙遠的雲天深chu,眼中有異樣的飛揚神采:“海闊天空,飛,飛得高高的,看看下面廣大的、壯闊的世界。”

  “你……你對生長的地方,真的沒有留戀嗎?”姑娘滿臉yin霾,輕輕歎息了一聲。

  “怎麼會沒有留戀呢?小菱。鳥倦知返,到時候,一定會回來的。”

  “我等你。”姑娘回避他的目光但語氣無比的堅決、肯定。

  兩個心系在一起的人,不需說上千言萬語。

  他伸出手,按住轎窗上的晶瑩小手掌。他感覺出姑娘的小手出現反射xing的顫抖。

  他想說什麼,最後什麼也沒說。

  他接觸到,姑娘羞赧熱切與期待的綿綿目光,內心蓦然升起“不想飛”的沖動。

  通向農莊的小徑,很少看到外地人往來。前面的樹林,突然出現兩個陌生的青yi大漢,顯然有意攔住去路、兩雙怪眼放射出令人心悸的不懷好意的目光。

  他經常校來州城,對治安人員有相當了解,一看兩大漢的打扮和氣勢,便知道是州衙刑房的捕快。古往今來,奉公守法的人喜歡與執法治安人員打交道的,恐怕找不出幾個,大多數的人甯可敬鬼神而遠這,他也不例外。

  遠在十余步外,兩大漢便打出停轎的手勢。

  “彭哥哥,他們怎麼啦?”轎子停下,姑娘驚疑地問。

  “不知道,一切有我,不會有事。”他拍拍姑娘的小手,大踏步上前。

  “你,彭允中。”爲首的大漢態度相當惡劣:“等到你了。”

  “我知道你們是捕房的大菩薩。”他似笑非笑:“有事嗎?”

  “我叫張龍,那位是李虎。”大漢冷笑:“不要說你不認識我們。找你,當然有事。”

  “但願是好事,因爲我是一個奉公守法的人。”

  “前天晚上,城內城外發生了兩件大案。城內殺人,城外搶劫。”張龍語氣漸厲:“前天晚上,有人見你在城外遊蕩,沒錯吧?”

  “對,我在財神堵坊,贏了不少錢。”

  “奉上命所差,請閣下到衙門裏走走,李捕頭希望你能供給一點消息,以便指證幾個疑犯。”

  “這……”

  “咱們這就走,事了,你還可以趕回來吃晚飯。”

  “你知道我可以不理睬你的。”

  “老弟,難道要出提堂大簽你才肯走?何必呢?李捕頭只想請你證實幾個疑犯是否在賭坊,你的人證對我們很有用,大家客氣一點豈不甚好?”

  “好吧!我跟你們走一趟,請稍候。”允中不得不答應,其實他心中有數,藍六爺的事發了。

  但城外的劫案,又是怎麼一回事?

  當然,他有信心不至于牽涉在藍六爺案件裏,一切做得十分秘密,不可能有人懷疑到他頭上。

  他回到轎旁,交代姑娘返家後,立即派入將所有發生的事故告知他的父母。

  姑娘心中焦急,立即命轎夫轉頭,不回家而急急去告訴彭老爹。

  張龍李虎偕同允中轉上官道,大踏步奔回州城。

  兩位捕快走在後面,這是習慣所使然;捕快必須走在疑犯身後,隨時可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

  陸路到州城有十八裏,沿途旅客不多,旅客皆乘船往來。路兩旁行柳成蔭,麥地裏也罕見整理田地的農夫。

  十裏亭在望,前面走著兩個彎腰駝背的老農夫,走在路中心並肩而行,慢吞吞地低聲談話。

  誰也不會注意路上走的老農夫,這種人沿途都可以看得到,不值得注意。

  允中有點心不在焉,一面走一面思量,估計可能發生的情勢,准備應變的良策,因此並沒在注意兩個老農。

  他本來想向兩個捕快套話,可惜張龍、李虎是精明的公人。一問三不知,未透露絲毫口風、他只好閉……

四海鷹揚第2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2節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