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演義
- 自序
- 【預覽】讀史至五季之世,辄爲之太息曰:“甚矣哉中國之亂,未有逾于五季者也”天地閉,賢人隱,王者不作而亂賊盈天下,其狡且黠者,挾詐力以欺淩~✿《五代史演義》第1章正文內容✿~致如五季五十余年之擾亂也欤書既竣,愛慨然而爲之序。中華民國十有二年夏正暮春之月,古越蔡東帆自識于臨江書舍。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自序..
- 第01回
- 【預覽】治久必亂,合久必分,這是我中國古人的陳言。其實是太平日久,朝野上下,不知祖宗創業的艱難,守成的辛苦,一味兒驕奢婬佚,縱慾敗度,所有~✿《五代史演義》第2章正文內容✿~豈如溫之得隴望蜀,猶是縱婬無忌乎赤蛇之征,《舊五代史》載之,而《新五代史》略之,歐陽公之不肯右溫,有以夫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01回..
- 第02回
- 【預覽】卻說唐僖宗西走興元,轉入蜀中,號召各鎮將士,令他並力討賊,克複長安,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本已投順黃巢,因巢屢遣使調發,不勝煩擾,乃決~✿《五代史演義》第3章正文內容✿~婦之關系國家,固如此其重且大者。書中述朱溫拓地一段,用簡筆略過,免至繁複,閱者慾覽詳文,固自有《唐史演義》在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02回..
- 第03回
- 【預覽】卻說朱溫急慾篡唐,逐漸布置,首先與溫反對的鎮帥,乃是平盧軍治青州。節度使王師範。《綱目》于師範攻兖州,曾以討賊美名歸之。故本書亦鄭~✿《五代史演義》第4章正文內容✿~令彼無從躲閃,即令彼無從下手。而全昱複飄然歸裏,自適其所,卒得壽終,是亦一武攸緒之流亞欤安得以爲溫兄而少之哉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03回..
- 第04回
- 【預覽】卻說晉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貞,吳王楊渥,蜀王王建,有志抗梁,移檄四方,興複唐室。當時四方各鎮,號稱最大的,爲吳越、湖南、荊南、福建、~✿《五代史演義》第5章正文內容✿~,故敘事從詳。至若克用父子,一終一繼,亦不肯少略,俱爲後文處處伏案。閱者悉心浏覽,自知作者苦心,非尋常小說比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04回..
- 第05回
- 【預覽】卻說周德威至潞州城下,呼李嗣昭開門,且遙語道:“先王已薨,今嗣王親自來援,破賊夾寨,賊兵都遁去了。快開門迎接嗣王”嗣昭聞言,竟抽~✿《五代史演義》第6章正文內容✿~光之行同枭獍,喪盡天良,且自是益著矣。作者敘守光事,略略點染,而惡已盡露,是固有關世道之文,不得以斷爛朝報目之。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05回..
- 第06回
- 【預覽】卻說梁將劉知俊,曾受梁主溫命令,爲西路行營都招討使,防禦岐晉。梁佑國軍注見第三回。節度使王重師,與知俊友善,嘗偕知俊會師幕谷,大破~✿《五代史演義》第7章正文內容✿~。故本回特推美德威,以明其功之所由成。至錄入晉王檄文,特爲朱氏聲明罪惡,而深許晉王之加討,蓋亦一歐陽公之遺意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06回..
- 第07回
- 【預覽】卻說燕王劉守光,前次不肯救趙,意慾令兩虎相鬥,自己做個卞莊子。偏晉軍大破梁兵,聲勢甚盛,他亦未免自悔,又想出乘虛襲晉的計策,竟治兵~✿《五代史演義》第8章正文內容✿~壽算耳。此而不悟,愈老愈虐,愈虐愈婬,幾何而不受剸刃之慘也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斯言雖俚,亶其然乎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07回..
- 第08回
- 【預覽】卻說梁主溫還至洛陽,病體少愈,適博王友文,新創食殿,獻入內宴錢三千貫,銀器一千五百兩,乃即就食殿開宴,召宰相及文武從官等侍宴。酒酣~✿《五代史演義》第9章正文內容✿~獸也然婬惡者終遭子禍,凶逆者卒受身誅。蒼蒼者天,豈真長此晦盲乎老氏謂天地不仁,夫豈其然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08回..
- 第09回
- 【預覽】卻說劉守光僭稱帝號,遂慾並吞鄰鎮,擬攻易定。參軍馮道,系景城人,長樂老出身,應該略詳。面谏守光,勸阻行軍。守光不從,反將道拘系獄中~✿《五代史演義》第10章正文內容✿~暴,而徐溫尤甚。是慾垂裕後昆,其可得乎蜀事隨手敘入,亦爲按時敘事起見,僭僞之徒,且不能自全骨肉,雄鸷亦何益乎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09回..
- 第10回
- 【預覽】卻說梁任楊師厚爲天雄節度使,兼封邺王。師厚晚年,擁兵自恣,幾非梁主所能製,幸享年不久,遽爾去世,梁廷私相慶賀。租庸使趙巖,判官邵贊~✿《五代史演義》第11章正文內容✿~,尚不致有此敗。興亡之數,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況友孜謀逆,內變頻興,不能安內,烏能攘外,識者以是知朱梁之必亡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10回..
- 第11回
- 【預覽】卻說中國北方,素爲外夷所居,曆代相沿,屢有變革。唐初突厥最大,後來突厥分裂,回鹘、奚、契丹,相繼稱盛。到了唐末,契丹最強,他本是鮮~✿《五代史演義》第12章正文內容✿~預先戒備,竟爲各軍所乘然則其戰死也,殆亦有自取之咎乎蓋德威年已衰邁,暮氣亦深,無怪其前遇契丹,即望風奔靡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11回..
- 第12回
- 【預覽】卻說梁將賀瓌,據住土山,爲晉王所望見,即顧語將士道:“今慾轉敗爲勝,必須往奪此山。”說著,即引騎兵下丘,馳至對面土山前,奮勇先登,~✿《五代史演義》第13章正文內容✿~恙。厥後隆演病劇,且使楊氏無男有女,亦當擁立之言,甯得以父子專政,遽謂其罪大功小哉篇中抑揚得當,可作史評一則。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12回..
- 第13回
- 【預覽】卻說蜀主王建,殺死太子元膺,改立幼子宗衍爲太子。見前第九回。建子有十一人,爲何獨立這幼子呢原來蜀主正室周氏,才貌平常,且無子嗣,~✿《五代史演義》第14章正文內容✿~不得爲智。但略迹原心,固足告無愧于天下故《綱目》于承業之殁,特書曰唐河東監軍使,而本回亦特別提明,不沒忠節雲。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13回..
- 第14回
- 【預覽】卻說成德節度使趙王王镕,自與晉連和後,得一強援,因乏外患,他不免居安忘危,因佚思婬,大治府第,廣選婦女,又寵信方士王若讷,在西山盛~✿《五代史演義》第15章正文內容✿~,嫡庶倒置,贻謀不臧,甯待劉後之專權亂政,始肇危機耶閱者于文字間細心求之,褒貶固自不苟雲。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14回..
- 第15回
- 【預覽】卻說唐主李存勗,因郓州將盧順密來降,即慾依順密計議,進襲郓州。當下與諸臣商定進止,郭崇韬等都說未可。唐主獨召李嗣源入商,嗣源嘗自悔~✿《五代史演義》第16章正文內容✿~,尚忍摧殘骨肉,天下有如是忮刻者,而能長享國家乎史稱其寵信趙、張,疏棄敬、李,以至于亡,是尚未能盡梁主之失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15回..
- 第16回
- 【預覽】卻說唐將李嗣源,到了大梁城下,王瓒開門迎降。嗣源入城,撫安軍民。未幾唐主亦至,嗣源率梁臣出迎。梁臣拜伏請罪,由唐主溫詞撫慰,令仍舊~✿《五代史演義》第17章正文內容✿~侮乘之而起,自在意中,獨惜郭崇韬名爲智士,乃不能急流勇退,反墮劉氏陰謀,代爲陳請,富貴誤人,一至于此,可勝歎哉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16回..
- 第17回
- 【預覽】卻說唐主既冊立劉後,嫡庶倒置,已成大錯,更且聽信劉氏,複用宦官爲內諸司使,及諸道監軍,嗣更命伶人陳俊、儲德源爲刺史。郭崇韬力谏不從~✿《五代史演義》第18章正文內容✿~益危,唐主以得蜀而益驕,是蜀之亡,未見唐利,反爲唐害,杜牧所謂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使後人複哀後人,正本回之注腳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17回..
- 第18回
- 【預覽】卻說王宗弼納款唐軍,並斬內樞密使宋光嗣、景潤澄,及宣徽使李周辂、歐陽晃,說他熒惑唐主,函首送唐帥繼岌,又責韓昭佞谀,枭首金馬坊門,~✿《五代史演義》第19章正文內容✿~終未得告平。李嗣源一至邺下,即爲亂兵所劫,亂愈熾而國亦愈危矣。誰生厲階,相尋不已閱是書者當有以知亂源之由來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18回..
- 第19回
- 【預覽】卻說李嗣源正在惶急,帳下有人獻議,請嗣源速決大計。這人爲誰乃是左射軍使石敬瑭。敬瑭沙陀人,父名臬捩雞,從李克用轉戰有功,官至洺州~✿《五代史演義》第20章正文內容✿~亦揭去之。百僚勸進,靦然即真,謂非篡逆得乎讀是回畢,當下一斷詞曰:弑莊宗者爲郭從謙,令從謙得弑莊宗者實李嗣源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19回..
- 第20回
- 【預覽】卻說李嗣源即位以後,更張庶政,改易百官,宰相任圜,盡心佐治,朝綱漸振,軍民各飽食無憂。邺都守將趙在禮,卻請唐主嗣源,轉幸邺都。唐主~✿《五代史演義》第21章正文內容✿~亂,汴州之亂,俱用簡筆敘過,絕不滲漏。而任圜枉死,即順手帶出,後唐賢相莫如圜,特別提明,正所以表其賢而惜其死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20回..
- 第21回
- 【預覽】卻說唐主李嗣源,寵任樞密使安重誨,連他矯製與否,亦未嘗過問。重誨冤殺任圜,才行奏聞,唐主反诏數圜罪,說他不遵禮分,潛附守殷,應該處~✿《五代史演義》第22章正文內容✿~當五季,如天成、長興之小康,已屬僅見,故史官不無溢美之詞。本編敘明宗事,瑕瑜並采,毀譽存真,是固猶是董狐史筆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21回..
- 第22回
- 【預覽】卻說唐主養子李從珂,屢立戰功,就是唐主得國,亦虧他引兵先至,才得號召各軍,從珂未免自恃,與安重誨勢不相下。一日重誨宴飲,彼此爭誇功~✿《五代史演義》第23章正文內容✿~何足惜,所惜者唐主嗣源,不能明正其罪,乃徒爲李從璋所擊斃耳。重誨不死于國法,而死于從璋之手,宜後人之爲彼呼冤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22回..
- 第23回
- 【預覽】卻說孟知祥據有西川,得進奉官蘇願歸報,已知朝廷有意诏谕,且聞在京家屬,均得無恙,乃遣使往告董璋,慾約他同上謝表。璋勃然道:“孟公家~✿《五代史演義》第24章正文內容✿~,衛州籲之致亂,咎在莊公,豈盡厥子罪哉況年已老邁,尚不慾擇賢爲嗣,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識者有以窺明宗之心術矣。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23回..
- 第24回
- 【預覽】卻說唐廷大臣,見秦王從榮擅權,多恐惹禍,就中最著急的,乃是樞密使範延光、趙延壽兩人。屢次辭職,俱不得唐主允許。嗣因唐主有疾,好幾日~✿《五代史演義》第25章正文內容✿~王知祥,乘間稱帝,彼既知從厚幼弱,不久必亂,奈何于親子仁贊,轉未知所防耶觀人則明,對己則昧,知祥亦徒自哓哓耳。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24回..
- 第25回
- 【預覽】卻說唐主從厚,已改元應順,尊嫡母曹氏爲太後,庶母王氏爲太妃,所有藩鎮文武臣僚,更一體覃恩,俱給賞賜。獨疑忌潞王從珂,聽信朱、馮兩樞~✿《五代史演義》第26章正文內容✿~老,是其咎尤不在從厚,而在明宗。祖父慾傳國于子孫,不爲之擇賢而輔,雖舉國家而授之,亦屬無益。此贻謀之所以宜慎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25回..
- 第26回
- 【預覽】卻說潞王從珂,入洛篡位的期間,正故主從厚,流寓衛州驿,剩得一個匹馬單身,窮極無聊的時候。他自玄武門趨出,隨身只五十騎兵,四顧門已阖~✿《五代史演義》第27章正文內容✿~大禍起矣。本回敘入閩事,全從《十國春秋》中演出,並非故意媟亵,導人爲婬。閱者當知婬昏之適以致亡,勿作穢語觀可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26回..
- 第27回
- 【預覽】卻說王繼鵬弑父殺弟,並將仇人一並處死,喜歡的了不得,遂假傳皇太後命,即日監國。到了晚間,沒一人敢生異議,便登了帝座,召見群臣。群臣~✿《五代史演義》第28章正文內容✿~之罪,莫大于此。故其叛從珂也,情尚可原,而其引契丹人中國也,罪實難恕。敬瑭其五代時之禍首乎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27回..
- 第28回
- 【預覽】卻說契丹主耶律德光,因石敬瑭問及兵謀,便笑答道:“我出兵南來,但恐雁門諸路,爲唐軍所阻,扼守險要,使我不得進兵。嗣使人偵視,並無一~✿《五代史演義》第29章正文內容✿~攸關,豈宜輕隳謀之不臧,非特贻害子孫,抑且淪陷民族,惜不令述律太後,以責趙德鈞者責石敬瑭,而竟使其靦爲民上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28回..
- 第29回
- 【預覽】卻說晉王石敬瑭,既入潞州,即慾引軍南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意慾北歸,乃置酒告別,舉杯語敬瑭道:“我遠來赴義,幸蒙天佑,累破唐軍。今大~✿《五代史演義》第30章正文內容✿~能成事符彥饒、張從賓等,益等諸自郐以下,不足譏焉。然敬瑭入洛,僅閱一年,而叛者疊起,降臣之不足信也,固如是夫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29回..
- 第30回
- 【預覽】卻說晉主得楊光遠奏報,不慾遽允,仍敕光遠進攻魏州。光遠意存觀望,遇有軍事調度,辄與朝廷龃龉。晉主曲意含容,且令光遠長子承祚,尚帝女~✿《五代史演義》第31章正文內容✿~,禍亂無已。要之五季之世,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一晦盲否塞之天下也,胥中國而夷狄之,禽獸之,可悲也夫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30回..
- 第31回
- 【預覽】卻說晉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出自行伍,恃勇輕暴,嘗語部下道:“現今時代,講甚麼君臣,但教兵強馬壯,便好做天子了。”府署立有幡竿,高數十~✿《五代史演義》第32章正文內容✿~若馮氏以叔母之尊,甘與猶子爲偶,婬婦無恥,殊不足責,厥後與重貴同斃沙漠,正天道惡婬之報。此婬之所以爲萬惡首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31回..
- 第32回
- 【預覽】卻說晉主重貴,由邺都啓行還汴,暫不改元,仍稱天福八年。自幸內外無事,但與馮皇後日夕縱樂,消遣光陰。馮氏得專內寵,所有宮內女官,得邀~✿《五代史演義》第33章正文內容✿~同胞,迎養庶母,孝友可風,大節已著,即無失政,而卒免篡弑之禍。閱者于夾縫中求之,可知公理昭昭,著書人固已道破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32回..
- 第33回
- 【預覽】卻說唐閩交爭的時候,正晉遼失好的期間。晉主重貴,自信任一個景延廣,向遼稱孫不稱臣,遼主已有怒意,見三十一回。會遼回圖使喬榮,來晉互~✿《五代史演義》第34章正文內容✿~,叛命者可以免罪,則天下誰不思藉蠻夷力,竊皇帝位乎故遼兵再舉,而虎伥甚多。石晉不亡于內亂,而亡于外寇,有以夫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33回..
- 第34回
- 【預覽】卻說義成節度使皇甫遇,與濮州刺史慕容彥超,往探敵蹤,行至邺縣漳水旁,正值遼兵數萬,控騎前來。遇等且戰且卻,至榆林店,後面塵頭大起,~✿《五代史演義》第35章正文內容✿~躍稱帝但有非分之福,必有無妄之災。僭位未幾,父子骈戮,求再披缁而不可得,富貴其可幸致耶覽此書,可作當頭棒喝。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34回..
- 第35回
- 【預覽】卻說王延政被虜至金臨,入見唐主。唐主降敕赦罪,授爲羽林大將軍,所有建州諸臣,一概赦免。惟仆射楊思恭,暴斂橫征,剝民肥己,建州人號爲~✿《五代史演義》第36章正文內容✿~。失此不行,徒致良將喪軀,強虜四逼,天下未有將帥不和,而能出師告捷者也。南唐尚不足責,如杜威者,其石氏之賊臣乎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35回..
- 第36回
- 【預覽】卻說遼兵環逼晉營,氣焰甚盛,晉營中勢孤援絕,糧食且盡。杜威計無所施,惟有降遼一策,或尚得保全性命。當與李守貞、宋彥筠等商議,衆皆無~✿《五代史演義》第37章正文內容✿~獻議不知納,國危身辱,倉皇出降,不亦宜乎故有石敬瑭之爲父,必有石重貴之爲子,其父暴興,其子暴亡,因果誠不爽哉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36回..
- 第37回
- 【預覽】卻說遼主廢去晉主重貴,且令徙往黃龍府。黃龍府本渤海扶余城,遼太祖東征渤海,還至城下,見有黃龍出現城上,因改號爲黃龍府。重貴聞要徙至~✿《五代史演義》第38章正文內容✿~自帝,心術不純,終屬可鄙,以視豁達豪爽之劉季,相去爲何如耶上下數千年,得漢高祖二人,名同迹異,優劣固自有別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37回..
- 第38回
- 【預覽】卻說劉知遠已即位稱帝,才親督軍士,出發壽陽,托詞北趨,邀迎故主。是時石重貴等,早已過去,差不多要到黃龍府,那裏還能截回知遠乃分兵~✿《五代史演義》第39章正文內容✿~辦非全然無理,立嫡以長,古有明訓,誰令遼太後溺愛少子,舍長立幼,違大經而生巨變,正遼太後之自取也于兀慾乎何尤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38回..
- 第39回
- 【預覽】卻說趙延壽爲兀慾所拘,帶歸遼京,消息傳至河東,河東軍將,以河中節度使趙匡贊,爲延壽子,正好乘勢招谕,勸他歸降。劉知遠依議辦理,派使~✿《五代史演義》第40章正文內容✿~言如江文蔚,反遭罷斥,而佥壬宵小,仍得竊位,南唐之不振也亦宜哉;讀江中丞彈文,可爲南唐一哭。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39回..
- 第40回
- 【預覽】卻說遼永康王兀慾,在恒州擅立爲帝,便即率兵北向,歸承大統。到了石橋,正遇遼太後遣來的兵士,爲首的乃是降將李彥韬。彥韬隨遼主北去,進~✿《五代史演義》第41章正文內容✿~亦故慾迫諸死地,以爲姦惡者戒,漢主親征,猶然招降,雖得苟延殘喘,而終不免于誅夷。李太後有知,庶或可少泄余恨也夫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40回..
- 第41回
- 【預覽】卻說漢主劉知遠,傳見來婦,看官道婦人爲誰原來是重威妻宋國公主。公主入谒漢主,行過了禮,由漢主賜令旁坐,問及重威情形,公主道:“重~✿《五代史演義》第42章正文內容✿~重威。所頒诏文,實是無端架誣,不足爲重威罪。罪可殺而殺非其道,猶之失刑也。前過寬,後過暴,何怪三叛之又複連兵乎。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41回..
- 第42回
- 【預覽】卻說王景崇暗諷吏民,代求節钺。漢主承祐,與群臣會議,都料是景崇詭計,不肯允行,別徙邠州節度使王守恩,爲永興節度使,陝州節度使趙晖,~✿《五代史演義》第43章正文內容✿~敘事,于河中爲最詳,次鳳翔,次長安,而于郭威之首攻河中,趙晖之分攻鳳翔,亦具有褒詞,一褒一貶,筆下固自有陽秋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42回..
- 第43回
- 【預覽】卻說河中叛帥李守貞,被圍逾年,城中糧食已盡,十死五六,眼見是把守不住。左思右想,除突圍外無他策。乃出敢死士五千余人,分作五路,突攻~✿《五代史演義》第44章正文內容✿~然試問誰與亡晉,誰與降遼,而得長享富貴耶故蘇逢吉固不得殺崧。而崧之罪實無可逭;都下稱冤,其猶爲一時之偏見也夫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43回..
- 第44回
- 【預覽】卻說漢主承祐,因三叛已平,內外無事,自然欣慰異常,除賞賜諸臣外,複加封吳越、荊南、湖南三鎮帥。吳越王弘倧,秉性剛嚴,統軍使胡進思,~✿《五代史演義》第45章正文內容✿~和而亡國。同時肇亂,又若不相謀而適相合。著書人讀書得間,合成一回,使其兩相對照,標目生新,是亦一文字中之特色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44回..
- 第45回
- 【預覽】卻說楊邠、史弘肇等,攬權執政,勢焰薰天,就是皇帝老子,亦奈何他不得。漢主近侍,及太後親戚,夤緣得位,多被邠等撤除。太後有故人子,求~✿《五代史演義》第46章正文內容✿~非激成衆憤,入阙圖君。王峻且謂克君以後,任軍士剽掠旬日,是可忍,孰不可忍乎《綱目》以承祐被弑,歸罪郭威,諒哉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45回..
- 第46回
- 【預覽】卻說漢主承祐,走入趙村,背後忽有刀刺入,立時倒斃。看官道是何人所刺原來就是茶酒使郭允明。他見後面追兵大至,還道是邺都將士,因慾弑~✿《五代史演義》第47章正文內容✿~之經作者一一敘述,雖未揭橥隱衷,而已具匣劍帷燈之妙,慾知箇中意,盡在不言中。妙筆亦妙文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46回..
- 第47回
- 【預覽】卻說樞密使王峻,馬步軍都指揮使王殷,本是郭威心腹,一聞澶州兵變,料知威必南還,自爲天子。當即派馬軍指揮使郭崇威,率騎兵七百人,馳赴~✿《五代史演義》第48章正文內容✿~盼,有範質以振興之,始稍見右文之治。文事盛而武力绌,正天之所以開趙宗也。否則軍閥驕橫,兵爭益甚,大亂果何日靖乎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47回..
- 第48回
- 【預覽】卻說周主郭威,接到鞏廷美來表,躊躇一回,特想出數語,作爲答覆河東文書。大略說是:湘陰公近在宋州,正擬令搬取赴京~✿《五代史演義》第49章正文內容✿~慾泄忿而不得,慾報怨而未能,乃知失之毫厘,謬以千裏,天下之不聽忠言,自致危禍者,皆類是耳。特揭出之以爲後世鑒雲。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48回..
- 第49回
- 【預覽】卻說王峻留駐陝州,並非故意逗撓,他卻另有秘謀,不便先行奏聞。周主郭威,聞報驚疑,擬自統禁軍出征,取道澤州,與王峻會救晉州。一面遣使~✿《五代史演義》第50章正文內容✿~三慰谕,始終不從,甚且殺崔周度,斃閻弘魯,如此凶戾,不死何爲乃知馬希崇之覆國,與慕容彥超之亡家,無在非自取也。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49回..
- 第50回
- 【預覽】卻說慕容彥超,困守兖州,已是勢窮力竭,並且素性貪吝,所括民財,半犒兵士,半充囊橐,因此士無鬥志,相繼出降。周主郭威,又親至城下,督~✿《五代史演義》第51章正文內容✿~也本回敘王逵之攻潭州,寫得非常踴躍,及其圖朗州也,又寫得非常鬼秘,此由筆性之妙,足奪人目,不得以尋常小說目之。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50回..
- 第51回
- 【預覽】卻說周樞密使同平章事王峻,恃寵生驕,屢有要挾,周主雖然優容,免不得心存芥蒂。峻又在樞密院中,增築廳舍,務極華麗,特邀周主臨幸。周主~✿《五代史演義》第52章正文內容✿~求榮者,固大有人在,微嗣君之英武聰明,宗社尚能自保乎然以柴代郭,血統已亡,辛苦一世,徒爲他人作馬牛,亦可慨已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51回..
- 第52回
- 【預覽】卻說周主榮夜宿行宮,暗思樊愛能、何徽,是先帝舊臣,徽嘗守禦晉州,積有功勞,不如貸他一死。轉念二人不誅,如何振肅軍紀,輾轉躊躇,不能~✿《五代史演義》第53章正文內容✿~不敢南來,兩河可以無患,謂非良將得乎史彥超恃勇而死,張藏英好謀而成。爲將者于此觇休咎,爲主者亦可于此判優劣焉。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52回..
- 第53回
- 【預覽】卻說周主榮既敗漢卻遼,遂思西征南討,統一中國。當下召入範質、王溥、李穀諸宰臣,及樞密使鄭仁誨等,開口宣谕道:“朕觀曆代君臣,慾求治~✿《五代史演義》第54章正文內容✿~齊解甲,可無一個是男兒”二語,後世競傳誦之,然美人誤國,厥罪維鈞,半老徐娘,亦甯能辭咎乎而蜀主昶固不足責焉。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53回..
- 第54回
- 【預覽】卻說蜀主昶致書乞和,周主雖不答複,卻爲著南討興師,暫罷西征,令各將振旅言旋,別命宰臣李穀爲淮南道前軍行營都部署,兼知廬、壽等州行府~✿《五代史演義》第55章正文內容✿~淮南,固必無是事也。子輿氏有言:不用賢則亡,削何可得彼淮南之喪師削地,猶得苟延至十數年,意者其猶爲淮南之幸欤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54回..
- 第55回
- 【預覽】卻說唐使锺谟、李德明,入谒周主,拜倒座前,戰兢兢的自述姓名,說明來意,並呈上唐主表文,由周主親自展閱。表中略雲~✿《五代史演義》第56章正文內容✿~黃俪白之文詞,慾乞周主罷兵,何其瞢欤古謂有文事必有武備,武備不足,文言奚益本編疊錄唐表,正以見虛文之無補雲。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55回..
- 第56回
- 【預覽】卻說王逵據有湖南,始由潭州奪朗州,令周行逢知朗州事,自返長沙。繼複由潭州徙朗州,調行逢知潭州事。用潘叔嗣爲嶽州團練使。周既授逵節钺~✿《五代史演義》第57章正文內容✿~多者,本回亦特從詳敘,所以示臣道也。至如陳抟之入阙辭官,還山高隱,亦足矯末俗而愧鄙夫。連類並書,有以夫有以夫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56回..
- 第57回
- 【預覽】卻說周兵圍攻壽州,經年不下,轉眼間已是顯德四年,城中漸漸食盡,有些支持不住。劉仁贍連日求救,齊王景達,尚在濠州,聞報壽州危急萬分,~✿《五代史演義》第58章正文內容✿~臣,並有此義婦,乃忍使五鬼爲蔽,雙忠畢命,豈不足令人太息乎闡揚名節,責在後人,大書特書,正以維綱常而砭末俗爾。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57回..
- 第58回
- 【預覽】卻說唐將郭廷謂守住濠州,因聞周主北還,潛率水軍至渦口,折斷浮梁,又襲破定遠軍營,周武甯節度使武行德,猝不及防,竟將全營棄去,孑身逃~✿《五代史演義》第59章正文內容✿~不知惜,屈節不知羞,偷生畏死,甘爲奴隸,國家亦烏用此庸臣爲耶唐主璟之任用非人,以致蹙國降號,是乃所謂愚夫也已。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58回..
- 第59回
- 【預覽】卻說唐使馮延魯、锺谟,自周遣還,又釋歸南唐降卒,共五千七百五十人。嗣又將許文缜、邊鎬、周廷構等,也一並放歸。先是馮延己、陳覺等,自~✿《五代史演義》第60章正文內容✿~未假以年,不獲共謀統一,命耶數耶是固在可解不可解之間矣。然世宗美政,王樸長材,不容過略,故類敘之以風示後世雲。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59回..
- 第60回
- 【預覽】卻說周主南征時,北漢主劉鈞,乘虛襲周,發兵圍隰州。隰州刺史孫議,得病暴亡,後任未至,驟聞河東兵至,不免驚惶,幸虧都監李謙溥,權攝州~✿《五代史演義》第61章正文內容✿~。當時爲周殉節者,止一韓通。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可爲《五代史》上作一殿軍。而宋太祖之得國不正,即于此可見矣。在線閱讀《五代史演義》第60回..